English

科学文化读物为何曲线行进

2000-04-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呼延华 我有话说

80年代后期始有动议的《第一推动丛书》,虽然堪称科学文化的先河之作,但在人文思想热潮滚滚洪流的裹挟之下,并没有显示出高人一筹的风光来,因为80年代的“文化热”是“人文热”而非“科学热”。历经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文化整合和学术酝酿,1993年初露端倪的90年代文化勃兴,显示出一种“文化综合”的气象来,这气象的表现之一,便是科学文化在其中占有了不可估量的分量。以霍金的《时间简史》长时间热销几十万册为核心的《第一推动丛书》全面走俏,并直接引出了“科学人文”、“科学文化”、“第三种文化”等标志性口号。

对科学文化的生长发起“第二推动”的是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年引进的《科技大师佳作系列》,尽管有《第一推动丛书》的强力竞争,本套丛书仍然以其选目精当、译文准确,博取了读书界的良好口碑,并畅销达四五万套之多;三联书店以其响亮的品牌推出的《科学人文丛书》也获得了不错的市场效果,但其中既有译文内容皆可称誉的《别闹了,费曼先生》,也有内容精彩而译文尚可推敲的《复杂》,参差不齐的译文质量,使本套丛书在书业界引起讨论。紧随其后,并直接催生中国绿色思想产生的,是吉林人民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的《绿色经典文库》;随着计算机的逐渐普及和网络大众化,一套由中国学人撰著的《网络文化丛书》在90年代颇有建树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诞生,该套丛书与先后出版的《未来之路》(北大版)、《数字化生存》(海南版)、《计算机文化丛书》(河北大学版)等图书构成了计算机文化(科学文化的分支)在90年代全面萌发的总体框架。1997——1999年度次第出版的《支点丛书》(吉林人民版)、《哲人石丛书》(上海科技教育版)、《三思文库》(江西教育版),是90年代科学文化生长的“收官”之作。

随着中国出版产业化、市场化的进程,90年代后半期,出版发行界迎来了各图书类别的总体调整,人文社科图书普遍低迷,庞大的科技图书阵营则稳步扩增。但在这扩增中,主要是实用科技的扩增,科学文化则与人文文化一道走入了低迷的境地。理所当然的,90年代后半期出版的《支点丛书》等甫一出生,便遭冷遇。不高的发行量,使科学人文读物的出版迅速降温,与之伴生的科学文化则在短暂的勃兴之后,再次趋冷。

90年代末期的科学人文图书渐趋冷滞固然有图书市场滑坡的外部原因,但后期出版的某些科学文化图书的舶来性、无根基、缺乏本土色彩,也在很大程度上拉开了与读者的距离;更有此类图书译文缺陷触目惊心,错译、漏译、跳译现象时可见到,使90年代中期热心购阅该类图书的读者兴趣锐减。科学人文图书作者的本土化与中国科学界总体人文精神的大幅度提升,方可构成中国科学文化快速生长的基本前提。比照此一标准,科学文化在中国,并不具有许多美好的未来可能;中国的科学文化在21世纪,并不见得很快便有惊人的飞跃。科学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